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新骗局来了!诈骗成功率接近100%,大家一定要警惕,建议转告家人

前言很多人都还停留在之前那种传统的电信诈骗中,通常诈骗分子会冒充各种身份来诱骗人们进行转账。然而,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提高,这些老套路的成功率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眼见为实”的方法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对方的说辞。可殊不知,现如今的新型诈骗方式就算是你眼睛实实在在看到的,也有可能是假的,甚至于这种骗局的成功率竟然接近100%......“眼见不一定为实”这种新型诈骗就是最近新兴的AI换脸技术,AI换脸技术最初是用来娱乐的,比如人们经常将自己的脸换到明星身上制作有趣的视频。但是,不法分子盯上了其中巨大的"商机",开始研究如何将这项技术用于诈骗。诈骗分子熟练运用AI换脸技术后,他们就在视频通话中实时替换面部,模仿受害人的亲朋好友。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利用语音合成技术来模仿声音,让整个骗局更加逼真。这意味着,即使是视频通话这种我们认为最安全的交流方式,也有可能被骗子利用。就在去年,一位名叫郭先生的企业家就遭遇了这样一起骗局。那天晚上,郭先生突然接到了一个视频电话,当他接通后,惊讶地发现电话那头竟然是他的一位多年好友。这位"好友"看起来焦急万分,告诉郭先生自己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但是需要430万元作为保证金。他解释说,这笔钱必须在两小时内到账,否则就会失去机会。"好友"恳求郭先生能够借给他这笔钱,承诺三天之内就能还清,还会给予丰厚的回报。郭先生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看到好友焦急的神情,再加上对方提供的商业信息听起来很有说服力,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立即联系银行,紧急办理了转账手续,可当他第二天联系这位好友时,才发现自己被骗了。真正的好友对此事一无所知,而那430万元已经不知去向。整个骗局从开始到结束,仅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这起案件震惊了很多人,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AI换脸诈骗的可怕之处。据统计,这类诈骗的成功率接近100%。即便是那些平时非常谨慎、有较强防骗意识的人,面对"活生生"出现在视频中的"亲友",也很难保持理智。AI换脸诈骗为何如此猖獗?AI换脸诈骗之所以如此猖獗,与其独特的特点密不可分。现如今的AI换脸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它能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精确捕捉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包括五官的位置、形状,甚至是神态和语气。然后,将这些特征实时映射到另一个人脸上。这意味着,即使在视频通话中,诈骗分子也能做到表情、动作的自然同步,让人难以察觉异常。另外,诈骗分子往往会事先收集受害人及其亲友的大量信息。他们会通过社交媒体各种渠道,获取受害人的生活习惯、社交圈等信息。这些信息让他们在实施诈骗时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增加可信度。并且AI换脸诈骗通常会选择在深夜或者紧急情况下进行。比如,在深夜接到"亲友"的紧急求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赶快提供帮助,而不是仔细核实情况。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创造出一种紧迫感,让受害人来不及多想就做出决定。这种诈骗手段特别容易针对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对新技术不够了解,更容易相信眼见为实。当他们看到"儿女"在视频中向自己求助时,很难不心软。而且,老年人可能不太了解AI换脸技术的存在,更不会想到有人会用这种方式进行诈骗。我们该如何防范呢?当接到熟人涉及钱财或过于突然不符合常理的视频通话或语音消息时,一定要保持警惕,进一步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事情的真实性。可以在视频通话中要求对方做出一些大幅度的动作,如快速转头、抬头看天花板、用手遮挡脸部后再移开等。因为 AI 换脸技术在处理这些大幅度动作时可能会出现画面不自然、光影不协调等破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初步检测是否存在 AI 换脸的痕迹,从而避免被骗。值得一提的是,面对AI换脸诈骗的威胁,有公司正在研发AI换脸检测工具,可以识别视频中是否存在换脸痕迹。这些工具通过分析视频中的细微异常,如光影不自然、面部细节不协调等,来判断是否是AI生成的假视频。虽然这些技术还在发展中,但未来有望成为我们对抗AI诈骗的有力武器。同时,一些社交平台也开始采取措施,如为AI生成的内容添加水印,帮助用户识别真实内容和人工生成内容。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考虑立法,规范AI换脸技术的使用,防止其被滥用于诈骗等非法活动。结语让我们记住,"眼见不一定为实"。在这个AI时代,我们要学会用理性和智慧来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只有每个人都提高防范意识,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的社会环境。信息来源:“眼见不一定为实”!警惕AI“换脸”“拟声”诈骗!——光明网AI诈骗在全国爆发!诈骗成功率接近100%——光明网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